【摘要】:在高职院校中,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。通过教学,学生熟悉了OSI参考模型及TCP/IP协议,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概念,但在真正的网络应用中却无所适从,可以说教学质量及效果并不太好。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,从教学内容、教学实施、教学手段、教学模式等方面革新我们的教学。
【关键词】:计算机网络,OSI参考模型,教学模式
1、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
整体教学内容上过于突出理论,理论知识之间的有机衔接不够,容易形成孤立的点,不利于学生整体理解与掌握,这需要从教学内容组织上进行改进。教学中缺乏实践操作,单纯地讲理论,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的融合,出现理论与应用脱节的问题。
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理论性强,内容抽象、学生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共性。学生学习时普遍的积极性偏低,比如:"OSI模型和TCP/IP模型"是计算机网络基础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理论知识,教学十分困难。
2、改革方案
2.1教学内容组织上的改革;结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理念,跟据教学的基本内容,对本课程进行开发,从情境上可以包括:组建局域网、网络互连情境、安装网络操作系统、组建安全的网络系统,各情境之间是递进关系,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的融合,符合新教学理念。
在组建一个网络计划阶段可以选择组建什么样的网络,从最简单的(局域网)、最主要的(以太网)入手开始组建。教学中结合OSI的模型结合实际应用,从传输媒体上以双绞线为主,制作RG-45物理层接口,从数据链路层上理解MAC地址,理解CSMA/CD工作方式,工作原理。指出存在的不足,引入基于交换式网络组建,再结合目前主要的应用,组建虚拟局域网(VLAN)。
从范围扩大入手,引入网络互连情境。结合核心内容,从物理层扩大,引入集线器,从数据链路层扩大,引入交换机内容,引入网桥,引入网络优化问题,结合网络层进一步优化,引入路由知识,从应用层入手,引入网关知识,结合Internet接入,可组织Internet接入方案,可以主要地讲ASDL接入。
安装网络操作系统方面,可以包括网络操作系统概念,类型(Windows、Linux等),安装,使用方面内容。在使用方面,充分突出安全性与可靠性方面内容,这样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体系。
组建安全的网络系统方面,包括确保操作系统的安全,检测系统漏洞,给系统打补丁,启用防火墙,安装防病毒软件,并经常扫描消毒,加强入侵检测,使用安全协议,信息加密,达到网络安全之目的。
2.2教学手段改革;教学中应当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,如OSI模型中的数据流是本课的关键点,可以制作或下载多媒体教学资源,将抽象内容,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来。在网络互连内容上,可采用虚拟实验软件,进行教学演示。如能开发网上学习系统,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教学进行教学,则效果会更好。
2.3教学实施方面改革;基础与应用兼顾的部分,可以先讲应用,后讲基础理论。如Internet部分内容,可以先讲应用,再讲理论及配置,教学效果会更好。当然如能一边做实验,一边学理论,并行开课,则教学效果最好。
2.4教学模式方面的改革;教学模式方面,笔者认为在以"教"为中心的"网络体系结构",这一章的内容理论性很强,可以以生活中平信邮递这一事例类比讲解。在讲TCP协议中,不妨以军事演习中的红蓝军经典事例教学。在以"学"为中心的Internet应用方面,不妨请学生演示讲解,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、表达能力和敢于展示自我的能力,又体现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培养理念。
2.5考核方式上改革;建立科学、严格的课程质量控制措施。在质量监控中主要实施两个对象(学生、教师)的监控。在考核方法,建议加大过程考核,项目考核,减少期末考试份量,重在平时,重在整个教学过程,这可以改进我们的整体教学效果。
3、结束语
总之,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复杂且抽象、实践性极强的学科,在实际中教学中,需要多方面,多层次共同作用,从而改进我们的教学。
参考文献:
1.何木青,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研究。硅谷,2010年3月
2.耿金秀,关于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的探讨。科技信息,2010年1月
3.白燕青邵得心,关于《计算机网络基础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。魅力中国,2009年第6期。